12月23日,“CHRDS 2016中国人力资源发展高峰论坛”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大会由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主办,以“共享、碰撞、突破、重塑”为主题,吸引了众多知名学者、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等参会,共同探讨与分享全球化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新方法。
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专业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管理与研究,为政府、企业与个人提供从基础到高端、从通用到定制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多年来已打造成华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此次大会是苏州区域首个千人规模的大型人力资源管理高峰论坛,从经济形态到HR新生态,从前瞻理念到实战问题、从现状剖析到未来趋势,设置了许多兼具前瞻视野和实践方案的人力资源议题。除主题演讲外,大会还针对人力资源领域的专业问题设置了10个分论坛,包括企业文化、领导力、EAP、引导师、劳动法、员工激励、薪酬体系、HR新技术、人才发展等内容。
“2015年,中国对全球GDP增量的贡献仍然最大,明年经济还会平稳发展。据经济学人智库预测,江苏的GDP会在未来五年之内赶超广东,成为全国第一,其GDP增量甚至会超过印度尼西亚。”会上,《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主编吴晨从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出发,谈到了他对未来人力资源变革的看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制造业迎来了转型的高峰期,机器人的大量应用必然对人力资源带来挑战。面对这些变化,制造型企业应该要提供更有意思、更有创意的工作机会给人。”
“目前,我们公司正在进行智能化转型,希望简单重复的工作在不久的将来由机器人操作。”现场,园区一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虽然不会大量减少一线操作工人,但是这会对工人的技能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智能制造的变革要求人力资源工作变得更加精细化,要留住人,一方面要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员工成长,提高技能,但更重要的是给员工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当转型变革成为企业发展主题,人力资源该怎样积极适应?“商业模式转型重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具备战略眼光,数据化管理和新技术运用的出现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提高人力资源效能,劳动力供需市场的结构性矛盾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开辟新的供应模式。”在苏州新建元控股集团总裁、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亢越看来,“与其他地区一样当下园区人力资源最大的挑战就是供应紧张,一个是数量上的紧缺,还有就是质量上的差距。随着园区的开发建设,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圆才现在是‘两条腿’走路,既要强化招聘,也要强化培训。”
编辑 唐晓雯 摄影 张彪
2016年12月23日
校对林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