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引才从这里起航
年轻学子细心挑选心仪的岗位,企业人员耐心回答不同的问题……今年9月,苏州工业园区2016年全国高校校园招聘的大幕在南京理工大学拉开。现场,60余家企业共带去了1509个岗位,3000多名学生则排着长长的队伍分批入场,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作为园区招才纳贤的重要平台,全国高校校园招聘活动由园区管委会主办、新建元控股集团旗下园区人力资源公司(圆才)承办,迄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5年。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圆才每年组织区内企业“组团”走进国内专业对口的著名高校,为企业人才库引入“活水”。
“依托园区政府的高瞻远瞩与体制支持,圆才每年带领企业走进高校,一方面实现了企业用人需求与毕业生就业的无缝对接;同时也借助圆才十余年来塑就的校招品牌,扩大企业影响力,让园区宜业、宜居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圆才总经理助理林敏介绍,经过多年的探索沉淀,圆才校招已成功打造了江苏线、西部线、东北线、华中线等多条成熟的校招线路,每年校招活动历时数月,行程万余公里,与国内多个城市的多所优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2 招才引智为企业引活水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平均每年有近7000名应届毕业生来到园区工作。其中,70%的人是通过校园招聘的形式结缘园区。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的旗舰合作项目,园区不但发展速度快,许多理念也遥遥领先于其他的地方。”林敏透露,由园区政府搭台、圆才具体实施的全国高校校园招聘在全国属于首创。园区与多所211、985高校达成稳定合作,每年组织百余家企业将优质岗位送进校园,招聘计算机、机电、IT、服务业等各行各业的毕业生。除了良好的体制支持,政府领导对于校招也格外关注,园区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冯建林和园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黄继跃在最近两年分别跟进校招事宜并亲自参与。
2013年,同程旅游开始跟着圆才“搭伙”招聘。在校园招聘负责人丁海峰看来,跟着圆才“组团”招聘不但省心,而且更具针对性。“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参加特定的地区专场招聘,往往求职的针对性和意向性更加明确,这使得招聘的效率更高。”
丁海峰介绍,在圆才的组织下,同程旅游每年可以通过统一校招录取近50名应届毕业生。而在与圆才多次合作后,今年同程旅游还开始独立与各地高校对接,借助企业宣讲等方式开展特色招聘会。“跟随圆才进行组团招聘是很好的契机。它除了能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同时我们也借助前几年的经验与多所高校建立了好的联系,为企业后续的人才补充做支撑。”
为了加深高校学子与园区企业的联系,圆才还通过建立高校实习基地、设立高校奖学金等形式,提前“预热”学子与企业的联系,搭建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新平台,提升园区人才结构、优化人才比例。
3 品牌提升亲商服务深化延续
作为园区的本土企业,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自2010年起就开始参加圆才组织的校园招聘活动。在天佑电器人事主管张洪一看来,圆才多年的校招经验和良好的口碑已经在各高校间形成号召力,这无疑有助于企业的“大学生储备计划”。“自参与以来,我们几乎每年都会参加圆才的组团校招,而且只要时间合适,每条线也都会跟进。”
每年,当圆才的校招信息在官网上发布以后,很快就会有许多优质企业“主动请缨”,最多的一次曾吸引了200余家企业参与到当年的校招活动。有了圆才的“搭台”服务,企业省去了对接学校、联系场地的精力,在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上的投入也大大降低。“每年的全国校招成为园区主动搭建的又一企业服务平台。我们关注企业的人才需求,延伸和深化‘亲商’服务理念,通过良好的组织持续为企业引入优质人才。”林敏如是说。
为了加强毕业生与企业间的“零距离”交流,圆才还构建了线上招聘平台,每年将校园招聘职位提前在网上公布,让毕业生提前了解企业基本信息与招聘需求,并在网上投递简历,供企业初选。这一模式的推广,使得企业招聘的选择面更宽、时间更充裕,也因此加大招募到合适员工的机率。
诚如企业们所言,园区每年组织的全国校招以先进的理念、新颖的形式,为区内企业们布置了一张巨大的人才搜寻网。“对于处在成长期的企业和专注海外市场的企业而言,圆才‘组团’招聘所具有的优势更为明显。企业‘单枪匹马’的招聘很难得到关注,而企业‘聚合’招聘的效应无论对毕业生还是企业本身,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圆才对接的大多是一些知名高校,企业录取的学生质量也更高。”张洪一如是说。
4 安居乐业园区形象深入人心
来园区工作已近半年,今年21岁的刘璎皞正慢慢习惯并喜欢上这座与家乡有着巨大差异的城市。“当时苏州工业园区企业专场招聘会到我们学校时,我特别期待。因为我很希望毕业后到南方的城市工作,虽然对苏州了解不多,但苏州一直盛名在外,所以心里很向往。”
刘璎皞今年夏天从吉林大学毕业后,于7月1日顺利入职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我很喜欢园区企业的这种组团招聘方式。不但现场有介绍展板,我们还可以提前在网上做功课,了解有兴趣的岗位。园区目前给我的印象很好,我喜欢这里的天气和环境。现在,我住在菁源公寓优租房,环境好、价格适中,我挺满意的。”
在每年校园招聘活动期间,为了帮助毕业生们顺利走过就业前的“最后一公里”,圆才还适时推出“名师进校园,职场零距离”活动,通过与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园区资深人事经理探讨,策划组织园区企业专家团走进高校,为毕业生的就业指点迷津,分享经验。
作为园区每年校招的固定高校之一,中南大学自2006年起每年都会为园区企业输送信息、材料、机电等多个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在中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卫衡看来,园区企业层次高,带来的就业岗位也非常丰富,在学生中间颇受欢迎。“我们的学生对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很有兴趣,苏州恰恰符合了这一地域需求。再加上圆才的全国校招已经开展了十余年,规模大、影响广泛,通过将企业岗位‘打包’的形式送到学校,可以满足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的需求。”
每年的校招现场,除了是企业打品牌的好机会,对于园区而言,这同样是园区品牌的一次“精彩亮相”。从发展概况到产业格局,从人才政策到生活环境……通过一部短而精的宣传短片,或是来自园区代表的娓娓介绍……诚如林敏所言,全国高校校园招聘成功搭建了毕业生与企业联系的桥梁,丰富了园区建立人才智库的渠道,也提供了另一种让外界认识园区的优质途径,而园区非凡城市的魅力形象也在点滴的积累中深入人心。
作者 严春霞
《苏州日报》2016年12月23日